真正高情商人,不會敗給情緒!
以下文章來源於西方文化 ,作者
西方文化
.
藏佛,或稱藏傳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歸屬於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
今天我們來講講如何自我激勵。
觀察心的目的是什麼呢?
觀察心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住我們的情緒,不讓壞情緒影響到我們,讓後解除我們內次你的煩惱和痛苦,這個統稱為自我激勵。
如果你被惡劣的情緒挫敗,那極有可能你在外界的事情也會遭到挫敗,比如人際關係、事業等等,這就是我們沒有控制住情緒所導致的。
由此可見,觀察心主要是觀察和把我自己的情緒,這就是自我激勵,又稱為情商的修煉。
心理學上講的情商指的就是情緒、商數,就是觀察和把握情緒的能力。
情緒就是我們的心裡,我們講過心指的就是意識,意識本身沒有對錯,它只是一種從外界接收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是認知事物的功能。
真正有對錯的是我們的心裡,心裡就是意識的感悟,有意識之後我們就有了這些情緒。這些情緒有好有壞,有能激烈你的,也有能挫敗你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情緒才會顯示出善惡來。
這並不是事件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對它的看法影響了我們的心,情緒也包括這些看法、態度和感受。
我們心裡的一切活動都和情緒有關係,所以說心裡是指情緒,觀察自己的心主要還是觀察自己的情緒,把握自己的心就是要把握自己的情緒。
一切唯心造,只要我們管理好情緒,外界的一切我們都能搞定。所以說,當我們在外界遭受挫敗時,要去自己的內心找原因。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方法。
情緒包含的內容非常多,一是感受,二是思想,三是思維行為。
我們不可能不帶情緒去做任何事,只不過情緒有好壞之分罷了。帶著好情緒去做事情,自然會感覺輕鬆很多;帶著壞情緒去做事情,自然會感覺到難受很多。
情緒是什麼呢?
情緒是一種能量,好情緒就是正能量,而壞情緒就是負能量。
正是因為情緒的複雜性,我們觀察和把握情緒非常不容易,所以說我們需要修習正念去觀察當下身心發生的現象,讓自己的習性呈現。
其實,我們的很多情緒已經形成了習性。比如說,有人愛發脾氣,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發脾氣,這是已經形成習性了的,是需要我們修正念才能改變的。
我們知道,所謂人的性格就是人的習慣所構成的,就是人的習性。包括思維習性,我們稱為思維定式。
比如有悲觀習性的人,他們遇到事情就會向最壞的方向去想,搞得自己的情緒一團糟。
而有樂觀習性的人,他們就會向好的方向去想,可能會發現更過的機會,從而找到新的突破口。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是由習性所決定的。
由於我們長期對待某些事情的時候都採用同一種情緒反應,所以很多情緒都已經習性化了。
除了認知之外,我們還需要修習正念,就是觀察自己的心,觀察自己的情緒,讓後去把握自己的情緒。
所謂的把握就是在一種壞情緒升起來的時候,把它標記出來,孤立起來,不給它增加新的能量。
如果說我們沒有看出自己的念頭,沒有看出自己的感受,好像這種惡劣的情緒就會一直困擾我們。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情緒只是一些念頭、感受,它都是我們的心理活動,這些感受、念頭不像物質一樣能一直存在。
我們沒有看住心,才會產生第一個痛苦感受之後又出現第二個、第三個,就好像這個感受一直困擾著我們一樣。
所有的心理活動,不管是某些想法、念頭、感受,它都是隨生隨滅的,速度非常快的。只要我們中間看住了這個念頭,後面就不會再生氣了。
因為你已經將它標記出來了,已經看出了自己有這個念頭,這時候你就不會再給它增加新的能量,它自然就會消失。
所以說,解決痛苦需要從我們心念上去解決、去觀察、去把握。
如果我們當下就能察覺自己的情緒,看住它,不讓心再升起第二個、第三個感受,就是讓這種感受不再相續的時候,我們就能解決這種痛苦了。
在心理學上講的情緒管理其實就是修正念,只是說法不一樣而已。
修正念,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心理學,只要你能夠這樣做,就能真實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所謂的自我激勵就是情緒管理,情緒管理就是修正念,就是如實地觀察我們的情緒。
情緒包括感受、念頭、思想。只要看住這些念頭,把它孤立起來,不給它增加新的能量,讓它沒有相續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能夠徹底將這些惡劣的情緒消除掉。
文章內容僅供娛樂參考,請勿盲目迷信。
本文連結: http://zhanbushu.com/wen/0e08ec499ef8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