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你就贏了(好文)
很多人總抱怨自己這不行那不行,能力不行、形象不行、情商不行、家庭不行……這樣的人怎麼修?
總抱怨自己的人,肯定對自己不滿,內心往往很內疚、自責,他們承受了較大心理壓力。不管他表沒表現出來,這種感受肯定是有的,而抱怨就是把這種壓力錶達釋放出來。
但他如果只停留在抱怨,就很少有去改變自己的動力,這是這類人的普遍問題。
往往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比較低,抱怨也很表面,比如怪自己命不好,出生不好,長相不好,情商智商不好,運氣不好之類的……這樣去抱怨,就沒辦法真正通過自己努力去改變。
其實,這還是對當前自己的處境不滿,他沒完全把責任推到外面去,知道自己也有責任。但他看問題太表面,沒辦法深入去理解去掌控,所以內心總有一種無力感和不能勝任的感覺,沉甸甸的。
有時候他總抱怨自己,是表達一種求助。比如說跟親近的人,跟父母愛人朋友抱怨自己無能,是希望你來認可一下我,我壓力就釋放掉了,好像所負擔的責任也減輕了。
他沒辦法把關注點,放到真正該去努力的地方。
為什麼他會形成這種習慣?往往他成長環境給他的壓力並不是太大。
因為習慣多是從小形成的,這樣的人從小還能跟父母親、朋友有這樣的互動模式,成長背景不會很糟糕。
並且,從小他身邊的父母姊妹一定是給了他一些精神、物質支持的,並允許他這樣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很多境遇糟糕的家庭,根本不會給他這種互動、表達的機會,他也就形成不了這樣的習慣了。
如果那些平時不抱怨,被問急了才抱怨自己的人,往往是他一個人實在承擔不了這過度的壓力了,希望有人來幫他分擔下,至少在心理上。
因為當他說出來後,有人聽,有人還能理解他,不管問題解不解決,他的心理感受會好一點。
這種人對自己的人生責任,是有一定的承擔,但他不是全面承擔。
他會覺得自己很弱小,可能從小在家庭中處於弱者角色,他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去承擔他的人生責任,也就沒有那種活力、魄力和自信去改變。
最關鍵是,他的人生沒有培養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習慣。一般我們更欣賞那些知錯就改,知恥後勇,然後把關注點放在提升自己上的人,對吧?
喜歡抱怨的人,缺失的就是這個能力。其實,只要他多學多練多實踐都能提升的,把抱怨的功夫放這上面,他的能量就不會浪費。
比如,有個姑娘苦惱找物件的事,她說自己長得不好看,不會打扮,嘴巴還笨,工作家庭都不好,別人都看不上她。
當深入瞭解後發現,她明明是一個挺好的姑娘,沒有她自己說得那麼差。
她真正問題在於壓根沒去找,每天除了工作,不出門不社交,而工作環境裡的男性基本已婚,又推掉了所有相親介紹……
別說找到互相看對眼的,物件連出現的機會都沒有,她不願意真正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行動去努力。這就是人的惰性,這種人的惰性往往非常強,男女都一樣。
最重要的,還是要清晰的、深層次的自我認知。
有時候和原生家庭有關係,是不是爸爸媽媽對他從小不放心不認可?孩子的自信和父母給予良性的認同有關。
有父母喜歡說:“你這樣子,怎麼嫁的出去”“你以後怎麼辦,怎麼能做成事”。
我們的家庭文化裡這問題很嚴重,尤其上一代在管教孩子時,喜歡反復打壓孩子,好像就怕自己孩子心態好一樣。
明明孩子讀書很好,從不用操心的,但父母總是擔心你驕傲;小部分老師也這樣,總是要故意打壓孩子。
如果一個人出生的家庭,父母本身沒自信偏弱,經濟條件不好,母親也不善於鼓勵孩子,那孩子就很容易出現這種自我抱怨,最好要有人能長期陪伴疏導他,對一般家庭來說這不容易。
其實現在互聯網資訊時代,一個人如果決心自己改變,他是能找到很多資源的。
但對陷入自我抱怨的人,他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模式,不願意走出去。所以最好身邊有好閨蜜兄弟,推他一下,情況也會有所不同。
這類人是被自己的心困住了,畫地為牢。什麼心呢?慳吝心,就是吝嗇,他們不捨得付出。
比如說運動、閱讀,明知道運動是健康的、塑形的;看書閱讀是好的提升智慧的,但有些人他就不願意去,不願意投入精力時間,這也是一種吝嗇。
金錢方面更是,寧願一次又一次碰壁痛苦,找人訴苦反復免費求助,卻不願花一點錢換取專業服務,解決實際問題。
你糾結的所有問題都有答案,而在商業社會,錢能解決絕大多數的問題。但他就是捨不得,不是沒錢,有的很有錢,就是這一類人。
這種吝嗇和惰性一結合起來,把自己禁錮得牢牢的。
他既不願意花時間精力去自己改變,也不願意花錢付出來換取資源,剩下能做的也就抱怨不滿,自我壓抑了。
一個人長期這樣下去會成為生活模式,他的生活空間會越來越小,越來越局限。
有些人活得很可憐很可憐,都沒辦法正常的人際交往了。而我們人都需要在社會上有個自己的活動圈子。
這樣的人,一方面捨不得付出,另一方面惰性不想動,就很難走得出來。
一定要改變自己,尤其從認知上改變。如果他現在還年輕,想改變是很有希望的!
首先是要全面承擔你自己的責任。必須承擔你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以及身上角色的人生責任。
抱怨歸抱怨,責任歸責任,你不能用抱怨來逃避現實責任,要自己去學習成長起來,去承擔。
怎麼承擔?那就是要努力和學習了,比如想辦讓你更勝任現在的工作,有很多空間可提高的。
這就需要你真正去看到自己內心。每次當你感覺無力和內疚時,覺察下,你內心到底缺失的是什麼?你是不是真的願意去學習?是不是真的願意在工作中去努力實踐?然後把改變落到行動上,而非口頭上的自責抱怨。
調整好心態後,你還需要一定決策能力和執行力。
你抱怨自己無能時,你到底在不滿什麼?是對自己哪方面不滿?靜下來,慢慢去瞭解自己。是因為你某方面的知識缺失?還是某種能力的缺失?缺什麼知識,就學什麼。缺什麼能力,就訓練什麼。
用花在刷手機、玩遊戲、喝酒抱怨的時間,換成自我提升上,久了你就會感知到自己的力量。所以,如果你感覺到不滿,習慣性想抱怨自己無能時,你試著停下來做這樣的正念覺察練習。
首先,接納這種狀態。把這種模模糊糊的感覺,寫下來,記下來,讓它變清晰。
讓你的意識能看見它,把它從無意識中拉出來,看見你的不滿,看見你為什麼不滿,看見你缺的是什麼,看見需往什麼方面改變,把它變得很具體很明確,也就是意識化。
意識化後,你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具體目標上。有能力的話,你可以分步驟定計劃去實現它。
有些知識技能,就像學電腦一樣,都有步驟的。你從最簡單的開始,一步一步往上熟練,又一個過程。
總之,當你覺察到對自己的不滿,感到內疚自責,你要這樣去接納自己的現狀。
接納之後你就可以轉向,比如換種思維方式。現在缺乏某種知識能力,你把注意力放在提升這方面上,努力改變。
這樣,每一次你對自我的不滿感內疚感,都變成了你改變的動力。
同時,要學會自我鼓勵,多給自己些正向的積極的暗示,這對缺乏自信心的人很有效,但要用的恰到好處,別過火。
我們語言和心是相應的,自己鼓勵自己誇獎自己,通過語言的引導,能讓你的心接收積極資訊,這種無力感就少很多。這樣你就不容易陷入抱怨,而把注意力放到實際的改變和提升上。
學會佈施也是好方法,抱怨自己本就是心裡覺得很匱乏,這不夠那不夠,以及吝嗇不願付出。
一旦你已經能去幫助別人了,那匱乏心和吝嗇心都會被扭轉,你的自信心也就會建立起來,這是相當有效的。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幫助你身邊的人,本身就是增強自信的好方式。
文章內容僅供娛樂參考,請勿盲目迷信。
本文連結: http://zhanbushu.com/wen/43b2b3dfe798a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