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活在別人的嘴巴裡!
唐太宗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但是莊子也有句名言:“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對於別人的眼光和看法,有的人從不在意,有的很卻特很在意。
比如,你走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褲子破了個洞。此時,你會不會特別尷尬,覺得所有的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且都在笑話自己。
甚至,過了好幾天,你都無法忘記當時的尷尬和別人的目光。
有人說:“我從不在乎陌生人的眼光,但我特別在意熟人的看法。”
於是,你不敢在熟人面前展示真實的喜好、性格,害怕他們不喜歡真實的你,甚至因此疏遠你。
無論哪種在意,都會讓你活得很累。
前者會讓你每天戰戰兢兢,特別害怕出醜,甚至習慣於看別人的臉色生活;後者會讓你壓抑真實的自我,每天帶著面具生活。
我們會發現,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會讓自己活得很累,幸福感會降低。但是,正如唐太宗所說,別人的看法也能讓自己看清得失。
別人的看法會產生什麼影響
人類是群居動物,很多人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無非是為了合群。
別人的看法分成:肯定和否定。
這都會對我們產生影響,肯定的看法能夠鼓勵自己,增強自己的信心;否定的看法會打擊自信,讓一些人內心產生沮喪,甚至關閉自己的內心。
1、肯定的看法,增強信心
當一個人被別人肯定鼓勵時,特別容易增強自信。
2、否定的看法,打擊信心
當別人否定的眼光或看法落在自己身上時,很多人便因此喪失信心,甚至一蹶不振。一味地否定,其實是想控制他人的想法,讓他人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來生活。
而一味地接受別人的否定也是一種懦弱和無能的行為。
我們應該在意哪些人的看法
對於別人的看法,我們不能一味地接納,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因為有些人的看法能給我們啟發,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
1、智者的看法,認真聽取反思
艾青說:人生的路很漫長,但是關鍵的也就那麼幾步。一步錯,步步錯。
對於別人的看法,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若是一意孤行,錯誤必將給你迎頭痛擊。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再睿智的人,也會有失誤的時候。面對別人的看法、建議、規勸,我們應當適當採納。
尤其是,提出建議的人德高望重,智慧、見識、經驗都比你豐富,品行修養也為人稱讚。當這樣的智者為我們提出建議或者規勸時,我們應當認真聽取和反思。
這樣的人被成為善知識。聽聞正法,親近善知識,以此來改正自身錯誤,讓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
2、父母師長的看法:虛心接受,合理採納
《三字經》中說:教育不好孩子是父母的過錯,不嚴格要求學生是老師的懶惰。父母和老師,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
在面臨一些重大選擇時,人們往往會“當局者迷”,比如結交朋友、選擇工作、擇偶結婚等。
此時,若父母、老師給我們提出建議或者看法,我們應該虛心接受,合理採納。
因為他們的話從生活中總結而來,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和考驗。很多時候,時間本來就是一種資本,他們的話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少吃苦頭。
當父母、老師給我們提出意見或建議時,我們應當反思自己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有則改正;如果沒有,則用來提醒自己不要犯這樣的錯誤。
3、好為人師的人,不必理睬
現實中,總有這樣的人:
他們不管自己是否觀點正確,是否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總是喜歡四處指點別人,教人做事。好為人師的人,往往不管別人是否需要,不管彼此之間關係如何,總是對別人的事兒指手畫腳。
有一個新聞:
外國一位女護士穿著超短裙,為病人做心肺復蘇救人的視頻被上傳到網路上,一時間,大批網友紛紛指責女護士衣著暴露,救人姿勢不雅。
網上尖銳的指責,生活中陌生人的目光,讓女護士疲憊不堪。
最終,來自四面八方的眼光和看法終於讓女護士低下了頭。她不得不站出來道歉,說:當時為了救人,沒有注意到衣著帶來的影響。
可是,女孩真的有錯了嗎?
在一個生命和死神賽跑的病人面前,你是選擇直接救人,還是換了衣服再救人?有什麼比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更重要呢?
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或者別人眼中期待的自己,而往往忽視內心真實的想法。人生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
別人的意見和看法不能成為我們生活的導向標。對於那些品行不佳、知識不淵博、經驗不豐富、與你沒有什麼關係的人,他們的眼光和看法不需要在意。
若是每個人的意見到要在意,那麼你只是為別人的嘴巴而活,而不是為自己而活。
如何平衡與別人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有來有往才能夠長久,而互相尊重便是人際交往的前提。
曾今有人問:“如何平衡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有一個非常精闢的回答,來自楊絳先生的《百歲感言》: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沒有關係。是啊,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有什麼關係呢?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要麼卑躬屈膝討好他人,要麼高高在上俯視他人。
討好他人的人無非是自卑,覺得自己出身不如人、父母不如人、經濟條件不如人、社會地位不如人……
總之就是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因而內心產生了自卑心理,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就會產生恐懼、畏懼,用討好來維持彼此之間的關係。
而高高在上的人則是因為自傲,他們出生優越,經濟、財富、成長環境都比別人優秀,因而就產生了自傲的心理,與人相處時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可是,在世間法律、規則、因果規律面前,眾生生來就是平等的。沒有人高高在上,也沒有人低入塵埃。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這樣,最舒服的關係永遠是互相尊重。不需要因為他人的看法戰戰兢兢,也不需要為了別人帶上面具生活。
在複雜多變的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多聞善法、親近善知識,學會分辨善惡,並且遠離惡知識,這樣才能在別人的看法和眼光裡保持一顆清淨而堅定的心。
如果你自身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可以選擇向你熟悉的或者認可的人求助,請他們幫你分析這些看法和建議是否正確。
如果能夠幫助自己實現理想獲得幸福,那麼可以合理採納;如果這些建議無關緊要,甚至觀點不正確、不合理,那麼可以選擇無視。
我們不能一味地活在別人的眼裡,否則遲早也會死在別人的嘴裡。
文章內容僅供娛樂參考,請勿盲目迷信。
本文連結: http://zhanbushu.com/wen/8d2be4b4eb4298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