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情感心理> 正文

身邊有小人,記住這兩句話,就能化解!

身邊有小人,記住這兩句話,就能化解!

身邊有小人,記住這兩句話,就能化解!

人行走於世,不免遇見小人纏身。

若想改變自身運勢,近君子遠小人,一定要懂得自我化解。

幾年前和朋友遊玩,路過一座古刹,遇見一位老僧,老僧打量我們一番問:“施主最近可曾遇見什麼難事?”

朋友將遇見小人的前因後果一一道來,老僧見他態度誠懇,便教了他兩句化解小人之法。

一切均是因果,忍辱負重化解

老僧說:“世事均有因果,人生並非萬事順意,不如意的時候,不要只顧憤怒、與他人鬥氣,而是要內省,學著用忍辱去化解。”

忍耐是人生裡的重要課題之一,人活在世上,就沒有不磕磕絆絆的時候,如果每次都與人鬥氣、嘶吼爭論,容易大傷元氣。

古今大凡成功之人,其實都深諳忍辱負重之道。

三國時期,袁紹麾下謀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撰寫了三篇檄文,痛陳曹操的罪狀,不僅把曹操罵得狗血淋頭,還罪及曹操的父輩祖輩,氣得曹操暴跳如雷。

但大敗袁紹之後,曹操並沒有因陳琳的冒犯除掉他,還委以重任,曹操因此博得了招賢納士、知人善任的美名,吸引了諸多猛將名士紛紛投入他麾下。

老話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很多時候退讓、忍耐並非怯懦,而是明哲保身,避免吃太多的虧,謹慎行事,用忍辱負重去化解,是為趨利避害。

如果我們總是只盯著對方的過錯,就會沉浸在負面情緒之中無法自拔,不僅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還會被糟糕的心情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導致生活混亂不堪。

大打出手、歇斯底里並不是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反之,心平氣和、忍耐寬和才是。

做事不可做絕,總要給人留有三分餘地,否則日後就難以與人和平相處。

不論做什麼,都不該意氣用事,放開怨恨與憤懣,多換位思考,以己度人,互相體諒,“隨它去”,過去的事情就放下,不要記恨在心,方能化解。

小人是度化你的逆行貴人

老僧道:“也許某個人今日是妨礙你的小人,日後卻可能是助你精進的逆行菩薩。”

世事本無常,人生一世,不過短短幾十年至上百年光陰,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不斷流動變化的。

《紅樓夢》中,以“農村老嫗”形象出現的劉姥姥,被賈府上下看不起;但誰能想到賈府敗落樹倒猢猻散時,偏偏是劉姥姥出現,拯救王熙鳳的女兒巧姐于水火之中。

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

在佛家的說法裡,所謂小人,其實是來度化你的逆行貴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闆在青年時期,遇到了一個機關算盡的領導,對方滿口謊言,在工作上百般為難他,讓他吃力不討好。

他內心很痛苦,但生活所迫,又沒有膽量跟領導翻臉,總在下班後把負面情緒帶回家,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

後來他忍無可忍,決定出去自立門戶,擁有了自己的公司。

雖然剛開始那些年困難重重,但他咬緊牙關挺過去了,功成名就。

他說:“現在回過頭想想當年,我真得感謝那個惡領導。如果不是他總給我穿小鞋,如果不是被逼得無路可退,我可能到現在就拿著一份勉強糊口的工資,戰戰兢兢看著領導的冷眼過日子。”

寶劍鋒從磨礪出,所有的逆境都是為了磨礪你自己,那些當下讓你痛苦的,可能最終也是使你不斷前進、成就你的。

一個人經得起多大的譭謗,反之,就經得住多大的讚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自重重難關中突圍而出,會讓你變得更強大,從而獲得過去的自己沒有的能力。

正是因為有小人,才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並在一次次困難中獲得前進的力量。

因此對待小人,我們並不需要耿耿於懷。

正如那位老僧所說:

小人總是欺上瞞下、背信棄義、見利忘義……這些行為最終損的是他們自己的福報,他們用造業損福報的代價,成就了你的人生,還需要怪罪他們嗎?

如此想來,整個人都豁然明悟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