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情感心理> 正文

為什么做人那么難?是有原因的!

為什麼做人那麼難?是有原因的!

為什么做人那么難?是有原因的!

女媧造人的時候,一開始每一個人她都用泥巴認認真真的捏,勾勒出細緻的輪廓和外形,就連頭髮絲她都會捏出來。

可是後來,女媧只扯了一根葫蘆藤蘸著泥水甩出去,一個泥點就是一個人,再也沒有這麼細緻認真地“做人”了。

伏羲問她為什麼這麼做,女媧回答說:“做人!!!!---------太累了”。

後來,“做人類”就變成了“做人累”。做人累,做人難,似乎成了一種無法擺脫的魔咒。

社會在飛速進步,物質、醫療、生活便捷度都在提升,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做人難”?

從眾心理

羊群效應是什麼?曾今有一些人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在一群羊面前設置了一個柵欄,當領頭羊縱身一躍,跳過這個柵欄後,後面的羊群也會像領頭羊一樣跳過柵欄。

當實驗人員們將柵欄移開後,後面的羊群走到這個地方,依然會像領頭羊一樣跳一下,就好像柵欄還在。

這就是著名的羊群效應。簡單來講,羊群效應可以理解為從眾心理、跟風、跟大流,別人幹什麼,自己也幹什麼。

做人難這個問題也是一樣的,很多人都在跟隨大眾,被別人引導著,被社會輿論引導著。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做人難。

舉個例子:

好多人說養一個小孩要花很多錢,我也常聽別人聊天的時候說過,養一個小孩大概要花費上百萬元,對於這些觀點我個人是不贊同的。

有時候,大眾受一些媒體引導著,他們沒有抉擇和分辨的能力,只是被動地被別人引導著。

比如,七十年代結婚的時候要買三大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八十年代結婚要買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九十年代結婚的時候除了房子,還有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鍊以及彩電、洗衣機、錄影機;二十一世紀結婚的時候要買房、買車、買保險。這些東西其實都是被別人操控、被輿論引導著的。

比如飯店,如果一家飯店到了飯店依然冷冷清清,門口羅雀,那麼絕大部分人是不會選擇這家店。

因為人們從內心覺得這家店要麼味道不好,要麼及其昂貴,普通人無法承受。

反過來,如果這家店還沒到飯店就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等待了,即使前面的人已經很多了,後來的人也會絡繹不絕地加入等待大軍。

這就是人類的從眾心理,人類是有感情的群居動物,天然擁有從眾心理。

很多時候,人們普遍認為跟著社會大眾的腳步走,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會讓自己少走彎路,高效且有效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會受從眾心理的驅使,本能地跟隨大眾、服從大眾,向大部分人的選擇而妥協。

所謂跟風不可怕,盲目地跟風才可怕。不管做任何事情,一旦失去抉擇和分辨的能力,那麼必然會栽跟鬥。

因為別人幹什麼,自己也幹什麼,卻從來沒有思考過這件事情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沒有思考的努力,只是在做無用功,盲目跟風就是如此。

而這樣的人往往很容易陷入迷茫和焦慮,沒有目標和方向,人生被痛苦所縈繞。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做什麼事情,盲目跟風不可取,抉擇和分辨能力永遠是前提。

欲望過度

有句話說:欲望像烈火,火焰越旺,燒得越快。

這個火燒的是人的生命,當火焰最旺盛的時候,也是一個人欲望最強烈的時候,為了滿足這些欲望,人們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這就導致了這個人覺得生活很難,人生很痛苦。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說做人難,其實是因為把自己內心的欲望投射上去了。

周國平說:如果一個人太注重物質享受,那必然會付出極大的精神代價。

很多人為了豪華的房子、車子、衣服,為了那些看似有效實則無用的人際關係,不斷地加班、熬夜、輾轉於各個飯局之間,不惜用生命和健康去換取這些東西。

曾今看到過一個新聞:

一位年輕的九零後女子,欠下了幾十萬網貸。母親勸她懸崖勒馬,即使改正不正確的消費行為,並且為了償還二十多萬貸款。

但是她依然我行我素,不斷在貸款平臺借錢。母親無奈之下拿出領養證明,將她趕出家門。

從她的消費帳單中發現,月薪八千的她過著月薪四萬的生活。

出門一定要打車,所有的網紅店都要去體驗,不斷地去各個城市旅行。下班就和朋友們泡吧喝酒,常常出手闊綽,請客從來不在乎錢。

花光所有積蓄,甚至不斷透支、借錢,以此來維持表面的光鮮亮麗。殊不知,過度的欲望正在把她拖入滅亡的深淵。

其實,真正的幸福不在於擁有多少物質,而在於內心的寧靜和舒適。

如果按照世間人的標準來看,我是個徹底的失敗者,因為我今年四十多歲,沒有結婚、沒有妻子、孩子、家庭,也沒有在城市擁有房子。

即便我受過高等教育,也在國外留過學,但我這樣已經混很差了,包括像在佛教界裡面,也有一些出家人就當面開玩笑說我是個失敗者。

因為在物質方面,我極其貧乏的,我達不到世人要求的標準,不符合大眾對成功人士的定義。

可是,我依然過的快樂而健康,我的生活寧靜而舒適,我不需要承擔極大的生活壓力,也不必為了迎合大眾拼命透支健康。

很多人認為做人難,因為他把自己內心的欲望投射在生活中了,不由自主地採納、接受了別人的價值和觀念。

有意無意地用這些大眾的觀念來觀察自己,越看越覺得自己離標準相差甚遠,越來越覺得自己很渺小很卑微。

有人說,人的一生都在和欲望糾纏。適度的欲望可以催人上進,過度的欲望只會讓你迷失自己,毀滅自己。

不合適的衡量標準

現代人活得很累:錢不夠花、房子不夠住、車子不夠高檔、衣服飾品不夠精緻。

於是,身上的包袱越來越多,越來越重,活得也越來越累。

老子說:大道至簡。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簡單。

我自己還有一小段很奇妙的經歷: 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剛好回到家鄉,那一天騎著自行車去鎮上上網,那時候我家裡還沒有網線。

我上完網回來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中學時期的老師,她問我現在在做什麼,我說在上學。那時候我剛好還在泰國的一所大學學習 [fó弗]學。

她當時很震驚,語氣也很蔑視,說:你這把年紀了怎麼還在上學?我能夠理解她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當時已經三十多歲了。

按照大眾的眼光來說,三十而立,三十多歲已經成家立業了,處於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努力拼搏事業的階段。而我還在上學,什麼都沒有。

在他們的立場上來說,他們很難想像用心靈去追求佛學、追求解脫,這樣的做法在他們看來是很難理解的。

如果你站在高階段去看,就很容易理解了。比如說,房間裡出現了一排螞蟻,它們走的路我們能夠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人類的活動空間它們無法看清楚。

在我自己看來,我沒有房貸要還,沒有孩子需要撫養,沒有妻子需要陪伴,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我沒有大眾要求的那些東西,但獲得的自由和灑脫遠遠比很多人要多得多。

世人皆推崇名車豪宅、精緻高檔的生活方式,以及那種家庭擺設,在我看來清潔和維護這些高昂的東西,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是極大的。

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人對生命、對人生方向的認識和把握,生往何來,死往何處,在這短短的幾十年你到底想怎麼過。

人生在世,確實有需要自己盡到的責任和義務,但是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麼難。

我曾今也遇到過別人說,養一個孩子很難,從幼稚園開始,擇校費、補習費、興趣拓展費等等,總共算下來可能要花費上百萬元。

社會媒體上的某些道理確實是有用的,但是有些東西對很多人來講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就看你是以什麼樣的標準和價值來衡量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以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的標準或者那些貴族學校的標準來衡量的話,養一個孩子遠遠不止上百萬元。

[fó弗]學中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業力。作為父母,只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可能地位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和生長環境就可以。其實,做人也是一樣的。

一個普通人,不要總是用那些高大上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比如說,聖人的標準,解脫者的標準,真正頂天立地的大英雄的標準。即便他們再成功,這套標準有多麼好,可是放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不合適。

把別人的高標準、高要求強加在自己身上,盲目地模仿、跟隨別人,只會讓自己不斷陷入痛苦的深淵。

古人就說了有舍有得,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取捨的過程。

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方向、目標,明白內心真正的渴求,把那些不必要、不需要、不合適的東西捨棄,才能真正輕裝上陣,向著夢想和幸福出發。

人剛出生,什麼都沒有,卻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候。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快樂,越長大越覺得做人難?正是因為這些擁有,才擠掉了我們的快樂。

做人不難,難的是如何堅守自己的本心、如何斷除多餘的欲望、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

所求太多,看似熱鬧,過後只剩下空虛和寂寞;保持簡單,看似孤獨,實則內心豐富充盈。

願大家都能初心常在,幸福常駐!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