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決定人生!(深刻)
態度包含了三種成分:一是從認知的角度,對它作出的評價;二包含了情感的因素;三是包含了行為的一種意向。
有了正念的態度,我們才能如實地接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事情。
什麼是態度?什麼是正念的態度?這是值得我們好好去探討的一個話題。
態度是現代用語,今天心理學家已經對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態度是指一個人對特定事物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
它包含了三種成分:一是從認知的角度,對它作出的評價;二包含了情感的因素;三是包含了行為的一種意向。這三個方面組成了一個人的態度。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對一個事情的某種態度,其實包含了他對這個事物的認知與評價,在他心裡面判斷它是好的壞的,對他是有利的還是不利的;
然後,在這樣的評價的基礎上,他就對這個事情產生了一種情感:是喜歡還是厭惡,對這個人是同情還是冷漠,是尊敬還是蔑視等等這樣的一種情感;
在這樣的基礎上,他的下一步有什麼樣的一種行為傾向,就是他對這個事情到底會採取一個什麼樣的反應?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態度。
一般來講,一個人已經在自己的人生的成長經歷當中,在社會的各種經驗當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比較穩定的態度,對待特定的事物。
那麼,從 [fó弗]學來講,態度是指什麼呢?
在 [fó弗]學裡面有兩個詞:如理作意和非理作意。
作意是“能令心警覺;於所緣境,引心為業。”作意有點像我們現在所說的注意力,讓我們的心指向到哪裡,往哪個方向去,就是我們的心去關注什麼,去認識什麼,去瞭解什麼,然後作出何種反應?
如理作意就是合理的態度,正確的態度,可能會帶來長遠利益。非理作意就是不正確的態度,不合理的態度,可能會導致苦果的態度。
古印度偉大覺者認為:一個人能否成就,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外因是親近良師,內因是如理作意!
那什麼是正念的態度呢?我們還是借助經典的力量來幫助我們理解吧。
中國禪宗三祖留下了一部禪宗著名經典《信心銘》,開宗明義,前面兩句:“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這兩句話已經把我們非正念的態度與正念的態度都說清楚明白了。
我們普通人凡夫心的運作模式是什麼呢?當我們面對一件事物的時候,揀擇心馬上就出來了,這裡的揀擇心後來一般叫分別心。
分別什麼呢?面對一個事物,隨著我們對它的認知與評價:好的或不好的,這種情緒情感因素也來了。
好的喜歡,不好的就厭惡;好的愛,不好的憎。然後,喜歡的、愛的,就獲取佔有;厭惡的、憎的,就抗拒排斥,甚至要消滅它。
這就是我們普通人被 [fó弗]學稱為凡夫心的一個反應。
如果是這樣的一種態度,這樣的一種對事物的反應,我們永遠走不出來,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正念很關鍵,要避免走入這樣一個誤區,跳出原來的這樣一個模式,現在我們要能夠面對一件事物的時候,馬上有一種覺知。
哪怕是對我們自己已經產生的這種憎愛之心,當我們面對它的時候也要有這樣一種覺知,以接納的態度覺知它,如實觀察它。
因為我們現在學習正念了,瞭解分別心與憎愛之心不好。
當我們面對自己內心的這種情緒產生的時候,對內心已經產生的東西、已經出現的東西都抱著一種接納的態度,能夠去如實的觀照它,你真正能如實地觀照它,然後就能洞然明白。
如果能真正學會這一招,那其實修行是無難的,一點都不難。這就是“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其實修行,說來說去,這就是最難的地方!
有不少人可能學的知識很多,理論通達,真正實修時就卡在此處過不去,因為他們沒有對正念真正去體驗,更沒有正念的態度,起心動念都是思維、都是知見!
文章內容僅供娛樂參考,請勿盲目迷信。
本文連結: http://zhanbushu.com/wen/cb72bb436827b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