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情感心理> 正文

如何發心、發愿才有福報?

如何發心、發願才有福報?

如何發心、發愿才有福報?

在漢傳界中,發願與發心這兩個詞運用得非常廣泛。

接觸過[fó]學或者到過寺院的人都聽說過:發心幫忙打掃衛生、發心幫忙搬運東西等。

雖然發心這個詞聽過很多遍了,但是發心具體是什麼,卻很少有人知道。

發願這個詞也同樣如此,有句話說“要學[fó],先發願”。有一個著名的普賢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fó],二者稱讚如來……

那麼,發願與發心究竟是什麼意思?兩者之間有何不同?

發心是打開心量

從漢字字義上來說,發是發出的意思,也就是公佈、宣佈、表達、闡述、產生、出現、顯現、顯露、引起、開啟的意思。

發願的願是指一個人內心的心願、希望、情願、志願或者想要達到的目標和程度。

發心的心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意念、感情、性情、意志,它更多的是指一個人的意志、心量、志氣、抱負。

發心和發願最主要是指一個人的心量、目標、希望,或者選擇、選定的程度,或者想要達到境界。

通俗來講,發心是指把自己的心量、心智、意念從原來柴米油鹽這種普通、狹隘的程度提到更高的層次。

一個人修養的不同高度,看到的人、事、物是不一樣的,就像登山一樣,在山腳下看到的風景與走到山腰或山頂看到的風景完全不同。

所以,發心就是指一個人要不斷地將自己的心胸、志向、抱負打開、提高。

但是,在很多寺院中,發心被人們認為是免費幫助寺院做一些活動,比如打掃衛生、搬運東西,然後寺院為其提供午餐。實際上,這是對發心的誤解。

發心雖然不脫離實際生活,需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開始做起,但是發心指在做這些小事的時候要讓自己的眼界、心量、抱負有所提升,讓自己考慮問題時所立足的立場更扎實、普遍。

舉個例子,一個人不僅要知道自己走過的彎路、付出的代價、失敗的原因,還要能理解這個時代的人或者同齡人的生平經歷、優勢所在、成功的特點或者失敗的原因。

一定要從只知道自己的喜怒哀樂、人生經歷擴展到去觀察、感受其他人的經歷,到了這個程度,你的心量就打開了。

發願是確立目標

眾所周知,願望就是目標、志願、希望的意思。

所以,發願就是指原來沒有目標,現在要給自己制定一個人生目標或者具體在幾年幾個月能達到的目標。

簡單來說,發願就是指自己給自己定下的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

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希望自己能學會什麼知識或技能,這些都叫做發願。

比如,一個人發願要在三年內學會一門外語,或者發願在一年內通過某個考試等,這就是發願。

所以,發願就是給自己確立一個具體、清晰、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

通常來講,發願更多是指選取一個物件或者模範。

比如,很喜歡彌勒的弟子,他就可以按照彌勒的修的方法去修,比如《彌勒菩薩上生經》、《彌勒菩薩下生經》等。

如果你確定要以他的教導作為修的方法,那你就要將關於他的所有經典、資料都要找到、閱讀、思考。

同時,還要將他的教導運用實踐到日常生活中。比如,他留給世間大眾最明顯的幾個特點:常生歡喜、大肚能容。

不管見到誰都要能面帶笑容,即便洗臉刷牙照鏡子時也要能對自己發出開心的笑容。

另外,他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因此你要心胸寬廣,不要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發怒、抱怨、自傷自憐。

所以,發願一定要有清晰、明確的目標或者物件。

只要有清晰的取相,然後讓自己言語、行為與榜樣的言語、行為接近。

發心與發願的區別

簡單來說,發願與發心的區別有兩點。

發願是指一個具體目標的選擇和設定,它是具體的、清晰的。比如,有人說:我要成為一個好人,這就是一個模糊的目標。

所以,發願和發心的第一個區別就是,發心是通俗的、廣泛的,發願是具體的、清晰的、個別的。

發心與發願的第二個區別是,發心是永無止境的,發願是可以被逐漸完成和實現的。

發心是讓自己的心量、抱負、閱歷不斷擴展、擴大,從原來以自我為中的狹隘的狀態擴展到心容天下。

總之,發願與發心的不同主要就在於發心是通俗的、廣泛的、無止境的,而發願是具體的、清晰的、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就能達到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