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的真相是什麼?
.
人類對生命實相的探討,如果僅僅停留在思維上,
既使邏輯成立,也會陷入一些認知的誤區而不自知。
2600多年前的古印度,當時就有一批具有哲學思維的修行者,
熱衷於探討這樣一個關於生命實相的終極問題——生命死後究竟是怎樣的?
如果你認為生命只有一次,此生死後什麼也沒有了,
那麼一個人修行就失去了意義,他就只顧現世的生命,只管尋歡作樂就好了。
這是古印度順世論的生命觀與人生觀,相當於我們現在許多人持有的人生態度。
但顯然,古印度大多數修行者並不認同“生命只有一次,
此生死後什麼也沒有了”類似這樣的生命觀。
當時的印度人已經普遍接受了生命的生死輪回的觀念,所以才有那麼多修行人試圖追求生命的解脫。
所以在這些修行者的思想中,必然要去探討這樣的問題:
尚未解脫的普通人是處於生命的生死輪回中的,如在《雜阿含經957經》中說:
此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彼處,此說有餘,而非無餘!
覺者所說的有餘是指眾生有貪愛,只要有貪愛,就有眾生的再一次生命的輪回。
對尚未斷除貪愛的有餘眾生之生死輪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還是比較容易理解,也比較容易接受。
但是對於已經斷除貪愛、證得無餘的解脫者,他已證得如實之道,
所以也被稱為如來,那麼對於如來的生死問題,
如來此生命終之後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這就成了一個終極的生命之問。
用古印度人特有的毫無漏洞的邏輯思維就提出了這樣四個選擇命題:
如來死後有——如來在此期生命結束之後仍然存在;
如來死後無——如來在此期生命結束之後就不存在了;
如來死後有無——如來在此期生命結束之後既存在也不存在;
如來死後非有非無——如來在此期生命結束之後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對我們中國人的邏輯來說,前兩個選擇命題的有與無,是很好理解的;
但後兩個選擇命題的有無與非有非無,是我們中國人本來的邏輯中所缺乏的範疇,
印度哲學思維傳入中國,擴展了中國人的思辨能力,
對改變自己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會有啟示。
2600多年前的古印度修行者重視這個生命終極問題的探索,是有道理的,
因為這關係到修行者之修道觀和解脫觀,涉及到對生命的根本態度,更直接關係到修行的意義!
所以當時的印度修行者與哲學家們都熱衷於互相探討這個問題,
對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這四項選擇命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回答與認同,他們就會為此而爭論不休,卻誰也無法說服誰。
而作為一個真誠追求真理,又特別富有哲學思維的婆蹉種出家,自然一直關注這個問題,
一直想要尋求最終的答案,他已經與不同學派的修行者一起反復討論過這個生命的終極問題,
他發現,其他的修行者對此問題都有自己四選一的回答,只有覺者門下對此問題都是無記,對此,他內心越發迷惑。
這一次,他遇到了覺者的大弟子尊者大目鍵連,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是什麼因什麼緣,讓其他沙門、婆羅門等不同修行者遇到有人求問“如來死後有、死後無、死後有無、死後非有非無”這四個選擇問題都是隨問隨答,
而覺者當有人問這四個選擇問題時卻是沒有確切背定的回答呢?
尊者大目犍連是如何解答他的問題呢?
文章內容僅供娛樂參考,請勿盲目迷信。
本文連結: http://zhanbushu.com/wen/a243d4c70157b6f0.html